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道義第二小學幼兒園始終堅持「一個方針、兩個清晰、三個提高」,即以「辦質量保證、社會信任、教師舒心、家長放心、孩子喜歡的特色示範園所」為終極方針,以「安全作業和教育教育」為兩個清晰方針,提高幼兒園園所文明、提高隊伍整體素質、提高保教質量,推動幼兒園穩定開展。

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幼兒園致力於打造一支師德崇高、精專幼教、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用精心、耐性、傾心呵護幼兒生長。

準則方面,幼兒園在「優化方針、優化思想、優化崗位、優化準則、優化隊伍、優化課程、優化講堂」7個方面施力,建章立製、協同辦理,讓更多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助力教師建立理想信念和道德情趣,做具有紮實學識的仁愛之師。
幼兒園秉承「育之以愛,關註生長」的教育理念,以「四維一體會三合一」的教育模式,遵循幼兒認知開展規律,構建「體會生長」的課程體系,將課程根植於幼兒的生活,建立「一日活動皆課程」的教育觀,為幼兒的美好生長助力。
「四維」指幼兒的發明思想、發散思想、主動思想、探究思想,即開釋幼兒的天分,解放幼兒的思想模式,讓幼兒在教師的啟發中生長。
「一體會」即進行實踐體會式教育。舉行主題活動,拓寬幼兒的視界,讓幼兒在體會中感知生活,在體會中收獲生長。展開「書香滿園浸潤童心」讀書月活動,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覽習慣,感觸書本帶來的潤養;舉行「夏日奇兵泡沫狂歡秀」活動,讓幼兒感觸戲水的興趣,享受夏天的狂歡;舉行「啟蒙潤童心 追夢向未來」畢業典禮活動,見證孩子人生生長中重要時間;展開「傳承赤色基因 宏揚雷鋒精神」等赤色活動,激發幼兒的家國情懷。
「三合一」即突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輔導方向。為完成教育活動的直觀性、經驗性,幼兒園將「教、學、做」合一。「教」和「學」以「做」為中心,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前進,讓幼兒生長為「能建設、能發明、能服務、能協作」的兒童。為更好地展開傳統文明教育,幼兒園將傳統文明納入課程、環境和一日活動中,「知春節新年趣事」「春暖二月二歡樂春龍節」「粽情端午粽享快樂」「體會生長節二十四節氣」等活動,都讓幼兒在體會遊戲興趣的同時了解傳統文明節日風俗,感觸傳統文明的魅力。
3—6歲是幼兒語言開展的重要時期,因此幼兒園持續探究「故事表演」特色課程,教師引導幼兒聽故事、講故事、表演故事,班級設閱覽角、好書引薦區,園所設閱覽區,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閱覽氛圍和環境,將「聽、看、做、問」結合起來,讓幼兒在體會中學習、在學習中體會、在體會中反思、在反思中生長。
為科學完成幼小銜接,幼兒園與小學密切聯系,長期展開「走出去、請進來」實踐活動和「校園共銜接 合力助生長」教研活動。幼兒園大班的學生進入小學進行觀賞體會,教師帶領幼兒觀賞小學學校的報告廳、教室、籃球館、美工室等,並為幼兒講述學校裏的故事和文明。
社區文明影響著幼兒園,也是幼兒園教育的寶貴資源。因此,幼兒園積極與社區協作,發揮社區教育資源功用,構成育人合力。多次參加美好教育進社區「美好講堂」活動,幫忙藍海社區進行環境創設,為社區提供電子教育設備與書本。多名教師成立自願服務隊,幫忙多個社區展開健康教育相關作業。
作為遼寧省家庭教育創新開展試驗園所和沈北新區家校共育品牌園所,幼兒園一向重視家庭教育作業,各班創建了家鄉聯系專欄,通過家長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美篇宣傳等方式,引導家長參加幼兒園的各項活動,家校構成合力,一起促進幼兒生長。幼兒園還錄製了「家鄉共育微講堂」,微講堂以家鄉共育方面的詳細教育事例作為切口,協助更多的家庭構成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和家教策略。
沈北新區道義第二小學幼兒園將持續堅持「勤勉務實、厲精篤行」的作業要求,致力於促進幼兒美好生長,促進教師美好從教,辦「美好、安全、充實」的高質量幼兒教育。